夫子廟慈善超市內部有惠民區和慈善區。薛玲攝
  每到重大節日前,一些街道都會通過社區內的慈善超市向貧困居民家庭發放大米、食用油等過節物品。這個中秋節,揚子晚報記者也走訪了南京一些慈善超市,發現曾經紅火的慈善超市雖然節前救助功能依然存在,然而由於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等原因,由全市原來的100多家已減到現在的幾十家。
  但記者在採訪中同時發現,夫子廟街道慈善超市帶來了新的變化,今年5月在全市首次“聯姻”社會力量,嘗試市場化運作,在保留原有功能基礎上,還向普通消費者銷售水果、雞蛋等,這也使得慈善超市不再僅僅是困難群體生活用品的領用平臺,普通消費者同樣可以在慈善超市裡購物並奉獻愛心。不僅如此,該慈善超市目前還開通了網購功能。揚子晚報記者薛玲
  回顧
  曾經紅火——一度萎縮——試點改革
  百家超市助慈善
  2003年,玄武區新街口街道香鋪營社區率先在全市成立 “一家親”互助社,成為慈善超市最早的雛形。自2004年開始,原白下等區先後在區、街道、社區層面建立了慈善超市。2007年,市民政局出台了慈善超市的指導性意見,併在全市各街鎮建立了100多家慈善超市。
  設立之初,慈善超市就有著明確的功能定位,一是政府發放救助物品的平臺,一是市民捐款的平臺。慈善超市將轄區內居民捐贈且規定時間內沒有實現救助功能的物品,通過開展義賣、拍賣等市場行為,按照合法的程序進行“變現”;但變現的錢以及市民捐贈的資金一般不直接發給困難群眾,鼓勵各區借助超市的平臺,採購其“愛心卡”,困難群眾憑卡購買需要的物品。
  慈善超市陷入困境
  揚子晚報記者近日先後探訪了位於三條巷和西橋的鼓樓區湖南路街道、寧海路街道慈善超市。兩家慈善超市雖然都配有專職人員且工作日每天對困難人群開放,但目前主要的功能都是下撥物資的發放。鼓樓區低保家庭,每戶每人每月可到慈善超市領取一袋米或兩桶油,功能已十分單一。那麼這些慈善超市困難在哪裡呢?
  面積要求大成本太高。南京市民政局一位工作人員坦言,比如慈善超市接受捐贈的功能,剛開始要求慈善超市有後場,這樣可對捐贈來的二手衣物進行消毒、存放等,但實際運行後卻發現成本太高。在寸土寸金的主城區,能闢出慈善超市的場地就很不容易了,對面積要求更大的後場更難實現,運行一段時間後,便不再接受二手衣物的捐贈。
  沒有工商營業執照。“我們也曾經嘗試低價銷售醬油、鹽等日用品,但因為沒有工商營業執照最後不了了之。”湖南路街道慈善超市負責人穆寶華接受採訪時坦言。
  沒有“造血”功能。“現在連鎖超市布點很密集,慈善超市的競爭力在哪裡?”除了接收捐贈外,慈善超市同時還具有經營的功能,可以像其他超市一樣賺取一定的利潤。但在實際探訪中,不僅大多數慈善超市並不具備這一功能,也有工作人員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在這位工作人員看來,慈善超市不論進貨渠道還是地理位置,都無法與商業連鎖超市相競爭,這也使得慈善超市主要功能之一的經營功能喪失。由於缺乏“造血”功能,且功能過於單一,紅火時曾經達到100多家的慈善超市目前已萎縮至幾十家。
  夫子廟街道首吃“螃蟹”
  在南京的慈善超市普遍遭遇發展“瓶頸”的同時,夫子廟街道慈善超市今年5月有了“新動作”。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中瞭解到,夫子廟街道將慈善超市進行服務外包,與一家公司合作,開設夫子廟街道慈善超市——親的果園,將慈善超市轉型為社會化的管理和運營模式。
  也就是說,由政府行為轉變成了市場行為。
  如今
  超市既有救助功能,也有購物功能
  慈善超市分成了兩塊
  走進位於中華門城堡東側的夫子廟街道慈善超市,最先呈現在記者眼前的是一間水果店,除了西瓜、梨子、石榴等各種水果,店里還兼售雞蛋、綠豆等。
  “超市現在分成了兩塊,你現在看到的是我們的惠民區。”夫子廟街道副主任鄂巧玲介紹說,惠民區以平價水果、生活必需品、土特產為主,面向大眾銷售。與惠民區相鄰的慈善區,則以企業捐贈、上級下撥物品、居民義賣為主,保留了原有慈善超市的所有功能。揚子晚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慈善區內陳列有米、油等生活用品,街道轄區內符合條件的困難群體可在此免費領取或低價購買。
  一件商品有三種價格
  雖然乍一看去,慈善超市惠民區和普通小店沒有太大區別,但記者隨後還是從標簽中發現了不一樣。比如一小包綠豆,標價簽上除了寫有“價格6.5元”以外,還標註有“愛心價7元”。
  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中瞭解到,在慈善超市,普通消費者既可以選擇以普通價格購買,也可以選擇愛心價獻愛心。此外,夫子廟街道轄區內的困難群體,還可以憑領取到的惠民卡在超市享受8.5折的特別價。
  市民已開始來購物獻愛心
  由於緊鄰公交站台,且附近也有居民小區,記者採訪中不時有顧客光顧,購買飲料、水果等。“在我們慈善超市購物,每一單的營業收入都會有0.1元捐贈給慈善超市愛心基金。”鄂巧玲介紹說,在慈善超市,普通消費者還可以以高於普通售價的“愛心價”購物,溢出的價格也是捐給慈善超市愛心基金,而這種方式也得到了市民的肯定。採訪中,一位常常在此購買水果的市民表示,這裡水果的價格與市場價差不多,但在這裡買還能獻愛心,“這種獻愛心的方式細水長流、積少成多,比單純捐款捐物更易讓人接受。”
  而與此同時,“愛心價”商品也有了“零的突破”。“愛心培育也有過程。”親的果園運營負責人毛女士表示,普通消費者在購物時都希望商品越便宜越好,剛開始的確沒人願意花愛心價購物,但情況從7月份開始發生變化,有消費者開始以愛心價購買店內的商品。
  展望
  賬目將上網公佈
  一直由街道自管的慈善超市,為何要與企業合作?鄂巧玲坦言,以前慈善超市主要面向困難群體服務,不僅沒有經濟效益,而且還要支付水電費、專職人員工資等。而在嘗試社會化運作後,街道免費提供場地,運營外包方則將經營所得的三成利潤交給街道。不僅如此,街道每個季度還會向轄區內的120戶低保戶分別發放面額50元的慈善超市愛心卡,現在這筆費用也由合作的這家公司承擔。揚子晚報記者瞭解到,其他一些慈善超市中秋節前向困難人群發放的物品依然是由政府發放的,而此次夫子廟街道發放的物品則是由這家企業無償提供的。
  記者同時瞭解到,該慈善超市近日還開通了網購功能。親的果園運營負責人毛女士表示,不論是實體還是網購,每單營業收入都會向夫子廟街道慈善基金捐贈0.1元。更重要的是,隨著網站功能的不斷完善,未來還將通過網站進行捐贈賬目的公示等,這樣讓普通市民能夠明明白白地捐助愛心。
  觀點
  期待更多市民
  加入獻愛心隊伍
  如何讓慈善超市發展得更好呢?
  多年負責湖南路街道慈善超市的穆寶華:以全市聯動的方式進行“盤活”。比如有一家慈善超市,獲得的捐贈全是35碼的鞋子,可整個街道有多少困難群體需要這個碼子的鞋子呢?只能積壓在超市,如果全市慈善超市聯動起來,物品就可以相互流動了。
  市民政局相關人士:夫子廟慈善超市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做慈善不僅是哪個街道的事或者是企業的事,只有讓更多的市民、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進來,才能幫助更多的困難群體,而慈善超市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原標題:慈善超市,首次向普通顧客開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q46mqyb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